<em id="nnm9u"><strike id="nnm9u"></strike></em>
  • <th id="nnm9u"><track id="nnm9u"></track></th>

  • <rp id="nnm9u"></rp>

    <tbody id="nnm9u"><noscript id="nnm9u"></noscript></tbody>

    索引號 11320900K12926869E/2022-23043 組配分類 政策解讀
    發布機構 市政府辦 發文日期 2022-11-03
    文號 公開方式 主動公開
    時效 有效

    《關于推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政策解讀

    一、文件背景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對于提升村級組織服務能力、增強農村基層組織向心力凝聚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強化組織領導,制定行動計劃,加大政策支持,加強督導考核。經過努力,2021年底,全市2180個村(含涉農社區)集體經營性收入達到14.02億元,村平64.3萬元,與“十三五”初相比,集體經營性收入18萬元以下的972個經濟薄弱村全部達標;30萬元以上的村有1758個,占比達到80%以上,比“十三五”初新增936個。

    今年中央1號文件以及“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都明確要求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6月17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監督管理促進新型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8月3日,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題聽取全市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監管促進新型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匯報。市政府提出《政策措施》,既是貫徹落實省《意見》精神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強農村基層基礎、提升農業農村綜合競爭力的內在需求。

    為做好文件起草工作,我局組織力量,對全市各地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現狀、推進措施、成功經驗及下步打算進行專題調研。在認真學習省《意見》精神和借鑒外市成功做法的基礎上,結合我市實際,形成《政策措施》初稿。9月15日征求各縣(市、區)及相關部門意見,共收到意見6條,其中采納4條、未采納2條。9月29日,提請市司法局合法性審查,10月11日,通過市司法局合法性審查后,完善形成了《政策措施》(討論稿),現提請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

    二、主要內容

    《政策措施》共分三個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目標任務,明確了政策措施的目標任務;第二部分政策措施,包括資產盤活政策、產業發展政策、項目支持政策、土地支持政策、財稅金融支持政策、激勵獎勵政策共六大項19條;第三部分組織保障,要求高度重視、抓好落實,并對加強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監督管理提出明確要求。

    三、其他說明事項

    《政策措施》緊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總體要求,結合我市農業農村實際,提出了推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

    在目標任務上,時間節點明確到2025年,與三年行動計劃進行有效銜接,并充分考慮近年來集體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計劃至2025年,全市所有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35萬元以上,力爭集體經營性收入50萬元以上的村達70%以上,60萬元以上的村達50%以上。

    在具體政策措施上,共六項19條,在充分吸收省政府辦公廳《意見》最新政策要求,學習參考無錫市、南通市、連云港市、宿遷市等地成功做法,總結近年來我市探索實踐的基礎上,從資產盤活、產業發展、項目傾斜、土地支持、財稅金融、激勵獎勵等六個方面提出政策措施,注重發揮好政策的集成作用。支持有條件的村集體創辦市場經濟主體,發展現代農業、社會化服務業及新產業新業態,拓展發展路徑,強調要推進新型集體經濟與農民農村共同富裕融合發展;鼓勵縣鎮全面梳理鄉村建設、人居環境整治、物業外包服務、三產融合發展、飛地發展、農貿市場、農村新基建等項目,形成項目庫,引導村集體積極參與、承接;落實征收集體土地留用地政策,根據《江蘇省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條例》要求,參考了南通市、連云港市等地做法,征收土地留用地比例確定為5%;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對集體收入增長成效明顯的集體經濟組織,可從當年集體經營性凈收入增量中安排一定比例獎勵經營管理人員。


    打印 關閉
    亚洲无码毛片

    <em id="nnm9u"><strike id="nnm9u"></strike></em>
  • <th id="nnm9u"><track id="nnm9u"></track></th>

  • <rp id="nnm9u"></rp>

    <tbody id="nnm9u"><noscript id="nnm9u"></noscript></t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