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nnm9u"><strike id="nnm9u"></strike></em>
  • <th id="nnm9u"><track id="nnm9u"></track></th>

  • <rp id="nnm9u"></rp>

    <tbody id="nnm9u"><noscript id="nnm9u"></noscript></tbody>

    當前位置:首頁
    >政策支持

    省政府關于印發中韓(鹽城) 產業園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布日期:2018-09-29 00:00 瀏覽次數: 字體:[ ]


    蘇政發〔2018121

    鹽城市人民政府,省有關部門和單位:

    現將《中韓(鹽城)產業園建設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江蘇省人民政府

    2018927


    (此件公開發布)


    中韓(鹽城)產業園建設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中韓產業園的批復》(國函〔2017142號)要求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韓民國政府自由貿易協定》精神,扎實推進中韓(鹽城)產業園建設發展,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中央關于新一輪對外開放的總體部署,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要求,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為動力,發揮鹽城市對韓合作綜合優勢,積極落實中韓自貿協定,加快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為核心,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努力實現探索性發展、創新性發展、引領性發展,為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二)建設原則

    1. 堅持改革引領。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探索中韓自貿協定項下服務貿易和投資領域的先行先試,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實施高水平的投資和貿易自由化便利化舉措,促進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推動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

    2. 堅持開放合作。對接中韓兩國發展戰略,加強與韓國新萬金經濟自由區等產業園區的合作,圍繞兩國優勢產業項目深化合作,促進共同發展。面向全球布局產業鏈,堅持高端產業集聚、高端研發引領、高端人才支撐、高端資本密集、高端品牌經營,培育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與競爭新優勢。

    3. 堅持創新驅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落實外商投資研發中心支持政策,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培育產業鏈,打通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通道,形成有利于促進合作創新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進一步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4. 堅持綠色發展。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節約資源,注重保護環境,突出園區生態底色,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園區,實現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天藍地綠。

    (三)發展目標

    20182020年(近期),中韓(鹽城)產業園累計新增外商投資企業100家以上,實際到賬外資占鹽城市的比重達到25%以上,外貿進出口總額占鹽城市的比重達到15%以上,平均每公頃投資不低于8820萬元,平均每公頃稅收不低于550萬元,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降至0.05噸標準煤/萬元以下,主要生態環境指標優于全省平均水平,發展水平走在全國對韓合作產業園區前列,成為江蘇韓資產業集聚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20212025年(中期),中韓(鹽城)產業園發展質量和對外開放度持續提升,實際到賬外資占鹽城市的比重達到40%,外貿進出口總額占鹽城市的比重達到25%,平均每公頃投資和稅收高于全省國家級開發區平均水平,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在全國開發區位居前列,成為全省江海聯動發展的引領區域、江蘇融入一帶一路開放的重要載體、中韓經貿合作典范園區。

    20262035年(遠期),中韓(鹽城)產業園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生態質量大幅躍升,形成高水平的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成為中韓地方經濟合作和高端產業合作的新高地,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示范區,中韓對接發展戰略、共建一帶一路、深化貿易和投資合作的先行區。

    二、功能布局

    (一)實施范圍

    中韓(鹽城)產業園總體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空間布局為產城融合核心區和臨港產業配套區。產城融合核心區,依托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面積42平方公里,四至范圍為:東至峨眉山路、普陀山路、希望大道一線,西至天山路,南至步鳳港、南環路一線,北至世紀大道。臨港產業配套區,依托大豐港一類開放口岸和大豐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規劃面積8平方公里,分為北部區、中部區和南部區。北部區域東至蛇口港路,西至上海港路,南至園區道路,北至神戶港路,規劃面積0.6平方公里;中部區域東至日月湖大道,西至大豐港路,南至疏港復河,北至中港大道,規劃面積1.2平方公里;南部區域東至海堤復河,西至江陰港路,南至四級航道,北至通港大道,規劃面積6.2平方公里。

    (二)合作產業

    立足發展基礎,重點發展汽車(包括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電子信息和新能源裝備產業,積極培育臨港產業和現代服務業。

    1汽車產業。支持東風悅達起亞加強純電動和氫燃料汽車技術研發、量產上市和擴大出口。積極引進新能源整車及關鍵零部件等項目,發展電動化、輕量化、智能化、網聯化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打造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發展汽車研發設計、檢測改裝、商貿物流、金融保險、文化創意等汽車服務業,建設智尚汽車小鎮、汽車服務業集聚區和智能汽車科創園。力爭通過3-5年的努力,實現汽車整車、零部件和服務業銷售收入三個千億目標。

    2電子信息產業。著力引進韓國半導體研發、制造、封測等高端產業項目,重點發展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汽車電子、高端軟件、高端服務器等核心基礎產業,積極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5G、人工智能、OLED等產業,打造中韓信息通訊技術產業基地。加強與國內優勢企業的戰略合作,發展工業互聯網,打造智能制造大數據云服務平臺,提高制造業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水平。

    3新能源裝備產業。發展風力發電、光伏發電、新能源裝備制造、海洋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海水淡化設備制造與綜合利用、海底電纜制造等產業,加快儲能技術和物聯網開發應用,構建新能源+”全產業鏈,培育綠色主導產業,打造國家清潔能源基地。

    4臨港產業。發揮大豐港與韓國釜山、仁川、平澤等重要港口通航優勢,深化與韓國優勢企業合作,重點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海洋生物、保稅倉儲物流等產業,建設國際化臨港高端裝備制造基地。

    5現代服務業。堅持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樞紐經濟和都市產業,著力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推動中韓合資合作,加快發展健康醫療產業。發展跨境電商產業,著力打造中韓進出口商品物流和貿易基地。積極挖掘在軟件、工業設計、檢測、人工智能、供應鏈管理等領域的服務外包業務,帶動鹽城服務外包產業發展。

    三、主要任務

    (一)加快建設基礎設施

    1.建設空港物流園區。完善鹽城南洋國際機場一類開放口岸功能,積極推動新開和加密到韓國、臺灣等國家(地區)航線航班。支持發展以航空貨運為主導的綜合物流服務,建設中韓跨境電子商務口岸,設立國際快件監管中心和國際郵件互換分局,打造江蘇對韓航空物流基地。

    2.提升對外通達能力。支持開通鹽城港至韓國重要港口的郵輪航線,增辟鹽城港至韓國新萬金的國際集裝箱直航航線。支持建設大豐港鐵路支線,實施鹽城大豐快速通道、內環高架快速路網三期、東環路南延及高速互通、鹽寶線航道整治提升等重點工程。

    3.完善園區配套功能。堅持市場化運作,引進有實力的跨國公司、央企國企、上市公司與韓資企業合資成立投資開發公司,共同開發建設園區。加快建設智尚汽車小鎮、中韓2.5產業園、韓國特色文化街區、國際醫院、國際學校、國際社區等功能設施,營造產城融合、宜業宜居、宜商宜游的生產生活生態環境。

    4.建設貿易服務平臺。積極參與推進中韓檢驗檢疫互信互認體系建設,推動建立標準及技術法規共享平臺和公共檢測服務平臺。支持建設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鹽城館,引進韓國企業來鹽開展貿易投資,把江蘇優勢產品銷往韓國市場。支持設立大宗商品現貨市場交易平臺,推動大宗商品期貨保稅交割等新興業態發展。支持鹽城申報并舉辦中韓貿易博覽會,為產業園發展搭建平臺。支持大豐港申報汽車整車進口口岸資質和開展中韓陸海聯運汽車貨物運輸項目甩掛運輸業務。優化鹽城綜合保稅區空間布局,支持將大豐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升級為綜合保稅區。

    5.搭建科技創新載體。與韓國未來創造科學部、大邱創造經濟革新中心、板橋科技谷、麻谷區等加強合作,引進韓國科技創新、科技園區管理理念和模式,共建中韓科技企業孵化(鹽城)基地。吸引韓國大企業大集團在園區設立科技研發機構,加速高端技術研發成果轉化應用。支持中汽中心鹽城汽車試驗場積極發展汽車研發、檢測、試驗等生產性服務業。支持中國鹽城(上海)國際科創中心集聚國際高端技術人才,開展“飛地”研發,支持鹽城爭創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中心。支持江蘇摩比斯公司在中韓(鹽城)產業園設立新能源汽車研發中心,開展新能源汽車電池、輕量化新材料、無人駕駛等技術研發。

    (二)全面加強擇商選資

    1.聚焦高端產業合作。支持中韓(鹽城)產業園與韓國新萬金、大韓貿易振興公社等開展合作招商,持續深化投資合作,協同推進中韓產業園建設的各類經貿促進活動,積極探索兩國雙園建設新路徑。支持中韓(鹽城)產業園主攻韓國大集團大企業,推動一批韓資高端產業項目盡快落戶。支持園區拓展歐美、日本等招商領域,突破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加快外資結構優化升級,全面提升利用外資質效。

    2.拓展蘇韓產能合作。在中韓產業園合作協調機制和中韓經貿聯委會等對韓合作機制下,密切與韓方交流與磋商,加強對中韓(鹽城)產業園建設工作的支持和指導,以中韓(鹽城)產業園為主題,把赴韓舉辦經貿活動納入省政府年度對外交流計劃。省政府與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等部門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定期或不定期召開經貿合作交流會議,協調推進重要事項。支持江蘇企業參與新萬金韓中產業園建設,引導全省優勢產業和產能走出去,鼓勵省內著名商貿企業到韓國投資興建商貿基地,鼓勵鹽城重點企業到新萬金投資建設風電和光伏電站及裝備制造基地、農副產品種養加工基地。支持中韓(鹽城)產業園參與中韓兩國經貿合作交流活動,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和國際性組織的務實合作,加強新能源、港口、通信、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的國際產能合作,共同開拓第三方市場。

    3創新招商體制機制。支持中韓(鹽城)產業園建立以產業鏈為主導的招商組織架構,完善專業化招商機構,建立市場化招商機制,實行對韓分區域、小分隊、專業化、駐點式招商;創新招商機制,實行委托招商、中介招商、定向招商、以商引商,注重項目導向,通過購買服務,實行績效掛鉤;創新招商方式,實行準廠房+產業基金+平臺合作+創業資助元化方式,吸引科創型企業投資興業。發揮省市共建駐韓經貿代表處功能,面向韓國通過市場化方式招聘一批專業人才駐韓招商,實行人事關系代理制,招商人員薪酬等事項實行企業化激勵約束機制。探索建立中韓(鹽城)產業園與韓國新萬金招商聯動機制,面向全球大企業大集團開展聯合招商,實現優勢互補。與韓國中小企業部加強合作,支持在中韓(鹽城)產業園設立辦事機構,吸引和服務韓國中小企業到中韓(鹽城)產業園創新創業。

    4.強化產業引導。支持中韓(鹽城)產業園招引世界500強企業、全球行業龍頭企業,鼓勵設立跨國公司總部和功能性機構,積極引進全球產業鏈中高端環節和核心技術,對年實際到賬外資金額超過2億美元的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省級商務發展專項資金按一事一議方式給予重點支持。支持園區內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企業申請省級現代服務業發展專項引導資金。堅持政府引導和市場化運作相結合,逐步擴大中韓(鹽城)產業園發展基金規模。爭取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等基金在園區設立分支機構或設立子基金。江蘇一帶一路投資基金、沿海產業投資基金等政府性投資基金,有側重地支持中韓(鹽城)產業園優勢產業項目發展。

    (三)積極開展制度創新

    1推進投資貿易便利化改革。落實國家級開發區全鏈審批賦權清單,簡化申報程序。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證照分離”“不見面審批等改革,積極推進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工作,依法賦予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行政執法權。支持開展企業投資項目信用承諾不再審批嚴格監管改革試點。支持園區推進投資項目三書合一改革,爭取商務部推動的投資、貿易等領域改革試點政策。支持大豐港申報啟運港退稅政策。支持中韓(鹽城)產業園設立海關監管專門機構。南京海關與韓方相關海關合作項目優先在園區開展先行先試,支持中韓(鹽城)產業園進口貨物實施海關預裁定,實施倉儲貨物按狀態分類監管。

    2.有序擴大服務領域開放。支持鹽城市向國家爭取放寬外資準入政策,包括允許設立韓商投資的娛樂場所和專業健康(養老)保險機構,吸引更多韓資進入農產品加工和流通領域以及建筑、設計、咨詢等服務領域。爭取韓國進口化妝品分銷在鹽城實施許可(備案)管理。推動鹽城綜合保稅區和大豐港區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爭取開展汽車平行進口試點,開展日韓及歐美汽車進口業務。

    3.優化貿易監管服務。中韓自貿協定服務示范窗口(鹽城作用,為園區企業提供簽發中韓自貿協定下的優惠原產地證書等商事法律服務。擴大中韓AEO(經認證的經營者)互認成果,積極開展企業信用培育。支持鹽城綜合保稅區爭取區內外企業委內、委托加工和賦予區內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等試點政策。

    4.支持跨境電商發展。支持鹽城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積極爭取國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試點,支持大豐港跨境電商孵化中心和網上絲綢之路江蘇省運營中心平臺建設。支持中韓(鹽城)產業園內跨境電商企業依托鹽城綜合保稅區和大豐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培育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網購保稅進口、保稅展示交易等新興業態,通過規范的“海外倉、體驗店和配送網點等模式,融入境外零售體系。

    5.推進金融改革創新。支持韓國銀行機構對園區內企業開展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支持韓資跨國企業集團開展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支持韓國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到園區設立分支機構。支持符合條件的韓資企業在園區設立合資基金管理公司。支持園區內銀行機構辦理中韓貨幣互換項下韓元融資和各類海外直貸等創新業務。鼓勵開展外商投資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業務。

    6健全人才便利化服務機制。支持園區給予高層次人才在落戶、出入境、醫療、子女入學、配偶安置等方面更加便利的服務。對園區內符合條件的外籍高層人才,主動跟進并提供口岸簽證、長期簽證、居留許可等便利舉措,推行預約預審、24小時咨詢、到期提醒、送證上門等服務措施,進一步提升外國人居停留服務水平。支持園區試點按企業納稅金額和居住期限給予韓籍人士綠卡、延長就業和從業資格證照時限、放寬多次往返簽證等政策。持續優化審核程序,提高審批效率,重點支持產業園赴韓開展經貿活動團組,保證園區人員因公臨時赴韓需要;鼓勵并支持園區內中資企業人員和韓資企業中方人員申辦APEC商務旅行卡。對重要緊急的赴韓招商團組特事特辦、加急辦理。

    (四)拓展人文領域交流合作

    1.推進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加大與韓國在廣告創意、動漫游戲、影視制作等領域合作,推動文化產業發展,著力打造韓國影視制作和文化創意產業基地。舉辦文化交流周等活動,促進江蘇與韓國間的文化交流合作。發揮鹽城珍禽、麋鹿保護區獨特優勢,依托鹽城重點旅游景區資源,發展濕地旅游、休閑旅游和體驗旅游,吸引韓國人來鹽城、江蘇旅游,打造韓國人來華旅游重要目的地。

    2.加強職業培訓及衛生合作。支持江蘇省內高校、職校與韓國院校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在中韓(鹽城)產業園開展人才培訓交流。鼓勵韓方通過多種合作方式在鹽城設立醫療機構,推動中韓合作設立執業醫師和護士培訓的機構。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

    省政府成立中韓(鹽城)產業園發展工作協調小組,研究協調園區建設全局性重大問題,協調小組辦公室設在省商務廳。鹽城市、省商務廳建立聯席會議工作制度,研究推進園區建設發展具體事項。省有關部門和單位根據職責分工加強指導協調,鹽城市人民政府落實主體責任。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作為中韓(鹽城)產業園的建設管理機構,提高綜合行政服務效能,協調統籌大豐港經濟開發區聯動開展工作,保障中韓(鹽城)產業園建設發展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二)強化要素供給。

    在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時,統籌安排中韓(鹽城)產業園的建設用地。鹽城市應統籌考慮經濟發展、城鄉用地布局等因素,科學編制、嚴格落實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將中韓(鹽城)產業園內符合條件的項目優先納入年度省重大項目投資計劃。允許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編制在總額內自主動態調整,探索聘任制、合同管理、績效考核等管理辦法,建立靈活的用人機制。

    (三)強化集成創新。

    加強改革系統集成,支持中韓(鹽城)產業園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國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國家級新區等改革經驗,積極開展體制機制創新。密切跟蹤、系統研究中韓自貿協定后續談判及改革開放政策,爭取在中韓(鹽城)產業園率先落地應用。加強試點經驗的總結,努力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試點成果,使中韓(鹽城)產業園成為中韓貿易、投資等領域擴大對外開放的壓力測試平臺。

    鹽城市人民政府、省各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新時代深化對外開放對于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意義,高度重視、主動作為,確保各項措施落地見效。省商務廳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監督檢查,重大問題及時向省政府請示報告。

    附件:省有關部門和單位任務分工表


    附件

    省有關部門和單位任務分工表

    序號

    任務事項

    責任部門

    一、加快建設基礎設施

    1

    建設空港物流園區

    省交通運輸廳、南京海關、省郵政管理局

    2

    提升對外通達能力

    省交通運輸廳

    4

    建設貿易服務平臺

    南京海關、省商務廳

    5

    搭建科技創新載體

    省科技廳、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

    二、全面加強擇商選資

    6

    聚焦高端產業合作

    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

    7

    拓展蘇韓產能合作

    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外辦

    8

    創新招商體制機制

    省商務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9

    強化產業引導

    省商務廳、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

    三、積極開展制度創新

    10

    推進投資貿易便利化改革

    省編辦、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財政廳、南京海關

    11

    有序擴大服務領域開放

    省商務廳、省文化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衛生計生委、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南京海關

    12

    優化貿易監管服務

    南京海關、省貿促會、省國稅局

    13

    支持跨境電商發展

    省商務廳、南京海關

    14

    推進金融改革創新

    人行南京分行、江蘇銀監局、江蘇保監局、江蘇證監局

    15

    健全人才便利化服務機制

    省公安廳、省外辦

    四、拓展人文領域交流合作

    16

    推進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

    省文化廳、省旅游局

    17

    加強職業培訓及衛生合作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衛生計生委

    打印 關閉
    亚洲无码毛片

    <em id="nnm9u"><strike id="nnm9u"></strike></em>
  • <th id="nnm9u"><track id="nnm9u"></track></th>

  • <rp id="nnm9u"></rp>

    <tbody id="nnm9u"><noscript id="nnm9u"></noscript></tbody>